分享

微博
Qzone
微信

極危物種黃胸鹀現身新會小鳥天堂

新會電視臺 2025年11月19日

“灰褐色的羽毛,胸前那一抹亮黃卻格外醒目,經鳥類專家確認,這正是極危物種黃胸鹀!”新會小鳥天堂國家濕地公園(以下簡稱“小鳥天堂”)管理處副主任王國麗指著照片,難掩發現珍稀物種的興奮與激動。

11月14日,調查人員在園區開展本底調查工作時,于古榕島周邊意外捕捉到一小群處于越冬遷徙途中的黃胸鹀的活動身影,并用鏡頭定格下這組珍貴畫面。“在園區一段開闊的田埂路上,我們發現了大約10只小鳥。它們非??蓯邸⒒顫?,在枝頭、田間、電線桿上四處翻飛跳躍?!蓖鯂惷枋龅?。

黃胸鹀屬雀形目鹀科鹀屬鳥類,又名黃膽、禾花雀。曾因過度捕獵和棲息地破壞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黃胸鹀的現身,不僅為公園生物多樣性記錄增添了重要一筆,更成為當地持續深耕生態保護的有力見證。

當前正值小鳥天堂一年中最佳的觀鳥季。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驛站”,每年秋冬,大批南遷候鳥在此停歇補給。除了此次發現的黃胸鹀外,黑臉琵鷺、蒼鷺、大白鷺等珍稀鳥類常在此過境,白鷺、夜鷺、池鷺等更常年在此繁殖越冬。清晨與傍晚時分,萬鳥齊飛的壯觀景象,吸引著全國各地的觀鳥愛好者慕名而來。

讓黃胸鹀等鳥類安心駐足的小鳥天堂,正是巴金先生筆下“鳥的天堂”的原型地。自2016年獲批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以來,這里便以“守護鳥類家園”為核心使命。當地天馬村村民世代恪守“不伐榕、不捕鳥”的民間公約,與公園管理方形成保護合力,讓小鳥天堂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基因庫”。如今,公園周邊已恢復鳥類棲息地27萬平方米,記錄鳥類種類從105種增至131種,成為華南地區規模較大的鷺鳥自然孵化基地之一。

小鳥天堂的生態保護成效,既源于生態修復的“硬措施”,也離不開科普宣教的“軟服務”。公園持續推進濕地修復、棲息地優化等工程,更通過開展科普講座、主題觀鳥活動、招募護鳥志愿者等方式,激發公眾愛鳥護鳥意識。2025年至今,小鳥天堂累計接待生態研學團隊與觀鳥愛好者超30萬人次,開展鳥類保護主題活動70余場,推動“小鳥天堂”從文學名篇中的意象轉變為全民認同的生態共識。此外,小鳥天堂還積極聯動當地社區、學校及環保組織,發起“護鳥小衛士”“候鳥守護者”等公益項目,累計培訓護鳥志愿者200余人,發放生態保護宣傳手冊數萬份,在全社會營造出“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保護氛圍。

“我們將持續加強濕地生態監測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力度,同時通過多元化的科普活動傳播生態理念,誠邀社會各界共同守護這片‘鳥的天堂’?!蓖鯂愓f。

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小鳥天堂有望成為更多候鳥的“溫馨驛站”,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注入活力,也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堅實力量。


(記者:阮寶蓮、梁榮煜)